close

  法制網記者 孟偉陽 通訊員 李鵬飛
  今天下午,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自貿區法庭知識產權第一案依法宣判。原告LG公司訴被告佳華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一案,法院一審判決:佳華公司立即停止生產侵權產品,並賠償LG公司損失109770元。
  2012年4月12日,佳華公司生產的25.02萬隻遙控器在出口報關時被上海海關扣留。原來這批遙控器中有17.1萬隻標有“LG及笑臉圖形”, 涉嫌侵犯LG公司知識產權。12月6日,公安機關對佳華公司假冒註冊商標案立案偵查。
  “剛開始我沒同意生產,後來業務員說出事她負責,正好當時公司業務較少,我就同意了。”訊問中,佳華公司負責人表示,“接業務時,我們要求客商提供知識產權證書,但客商始終沒有提供。”
  2003年10月18日,法院認定相關責任人未經“LG及笑臉圖形”註冊商標專用權人許可,生產並報關侵權產品,構成假冒註冊商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35萬等。
  而令佳華公司沒想到的是,責任人接受刑事製裁並不意味著麻煩結束。
  2013年12月3日,LG公司以被告侵權行為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為由訴至法院,要求賠償損失60萬元。因為侵權行為地在自貿區內,這一案件來到了自貿區法庭。
  審判長孫黎表示:雖然侵權產品未流入市場銷售,但侵權行為客觀上已造成涉案商標所承載的商譽損失,也減少了LG品牌商品的市場份額,奪去了相應的市場需求,因此被告所稱並無道理。 至於賠償數額,由於雙方都沒有證明原告所受損失,也未證明被告獲利數額。所以只能按照商標法的規定,由法官根據侵權情節酌定,最終判決佳華公司賠償LG公司損失109770元。
  “考慮到五方面因素,我們酌定了最終損失”,主審法官朱俊介紹到,“一是涉案註冊商標在世界範圍內享有較高知名度,且被認定為馳名商標;二是侵權產品價值36萬餘元;三是被告具有一定生產和銷售規模;四是涉案產品被司法機關沒收未進入市場流通,侵權損害後果較小;五是原告為維護權益開支律師費和翻譯費等。”
  此外,主審法官朱俊指出,“雖然相關責任人被判刑,但刑事處罰是國家對構成犯罪的侵權行為的製裁,並不能減抵被告的民事侵權賠償。”(本報上海4月24日電)
  自貿區知識產權案件以商標侵權居多
  法制網記者 孟偉陽 通訊員 李鵬飛
  記者瞭解到,自貿區法庭自去年11月15日受案以來共受理8起知識產權案件,其中6件商標侵權糾紛,1件軟件著作權糾紛,1件企業名稱權糾紛。據法庭負責人包蕾介紹,“總體來看,案件數量不多,但特點鮮明,體現出自貿區的一些特性。”
  據統計,出口商品涉嫌侵犯商標權糾紛為主要案件類型。6件商標侵權糾紛均發生在貨物出口貿易環節,都是由海關查扣涉嫌侵犯備案保護商標權產品而引發,體現了投資貿易便利化過程中,海關監管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從行業上看,商標侵權案件中被告多為涉外定牌加工出口企業。自貿區法庭知識產權第一案審判長孫黎說,“今天案件的被告就是一個典型。此類企業涉案較多也體現了定牌加工在自貿區出口貿易中的地位。”6起商標侵權糾紛中,4起案件涉及涉外定牌加工,被告均以已獲得境外商標權人授權使用商標並生產出口商品為由抗辯,認為不構成商標侵權。
  自貿區法庭還發現,8起案件中涉外案件占比大,共5起。其中,涉國際知名企業和知名品牌突出,要求保護知識產權的多為國際知名企業,如家電行業的LG公司、日化行業的寶潔公司、航空國防行業的美國通用動力公司、高爾夫行業的美國卡斯頓製造公司,涉及“LG”、“Oral-B”、“PING”等商標。
  “隨著自貿區知名企業的不斷入駐、進出口貨物的增長以及監管部門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加大,自貿區知識產權案件尤其是商標侵權類案件將不可避免地增多。“秉持保護創新、推動擴大開放和經濟轉型升級,對接國際標準的理念,精心審理好每一起自貿區知識產權案件,發揮司法保護知識產權的主導作用,促進自貿區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培育,是我們的責任。”包蕾告訴記者。
   (法制網上海4月24日電)  (原標題:自貿區法庭知識產權第一案宣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90yatzh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